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

时间:2024-02-10 14:22:28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5篇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5篇

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看懂文言文发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

1.使(shǐ)

(1)名词。

使臣,奉命的人。如: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卖炭翁》)

(2)动词。

派遣。如:扶苏以数谏敌,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是(shì)

(1)判断动词。

是。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代词。

这,此。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受(shu)

动词。

①接受。如:徒属皆曰:“敬受命”(《陈涉世家》)

②遭受。如: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4.书(shū)

(1)名词。

①书,书籍。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②书信。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③公文。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2)动词。

书写,记下,写。如: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5.孰(shú)

(1)代词。

谁。如: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2)副词。

①哪里。如: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

②跟“与”连用,表示选择。可译为“与……比,哪一个……”。如: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同“熟”,仔细。如: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6.数(shù)

(1)动词。

计算。如: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2)数词。

读shù,几。如:然数年恒不一见(《山市》)

(3)副词。

读shu,多次。如: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7.属(shù)

(1)名词。

①类,同一类的事物。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②部署。如:徒属皆曰(《陈涉世家》)

(2)动词。

①连续。如: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三峡》)

②读zhǔ,同“嘱”,托付。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2

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

二、通假字归纳:

(1)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陈涉世家》

(2)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 ——《陈涉世家》

(3)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发起)——《陈涉世家》

(4)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陈涉世家》

(5)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上)——《木兰诗》

(6)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伴)——《木兰诗》

(7)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 ——《核舟记》

(8)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还有)——《核舟记》

(9)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核舟记》

(10)虞山王毅叔远甫。(“甫”通“父”:男子美称)

(11)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放)——《核舟记》

(12)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置放)——《愚公移山》

(13)指通豫南。(“指”通“直”:一直)——《愚公移山》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愚公移山》

(15)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愚公移山》

(16)汤熨之之所及也。(“汤”通“烫”:用热水焐)——《扁鹊见蔡桓公》

(17)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通"旋":回转、掉转)——《扁鹊见蔡桓公》

(18)火齐之所及也。("齐"通"剂":药剂,汤药)——《扁鹊见蔡桓公》

(19)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缺陷)——《出师表》

(20)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出师表》

(21)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露)——《马说》

(22)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干,本领)——《马说》

(23)系向牛头充炭直。("直"通"值":价值、价钱)——《卖炭翁》

(24)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岳阳楼记》

(25)百废具兴。("具"通"俱":都,全都)——《岳阳楼记》

(26)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抗拒)——《公输》

(27)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通“御”:抵挡)——《公输》

(28)公输盘诎。(“诎”通“屈”:折服)——《公输》

(29)自余为僇人。(“僇”通“戮”:遭到贬谪)——《始得西山宴游记》

(30)而游者皆暴日中。(“暴”通“曝:晒)——《峡江寺飞泉亭记》

(3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2)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3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34)衡于虑。(“衡”通“横”:梗塞,指不顺)——《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35)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36)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口技》

(37)持其赀去。(“赀”通“资”:资材)——《越巫》

(38)客问元方:“尊君在不?”(“不”通“否”:吗)——《陈太丘与友期》

(39)略无阙处。(“阙”通“缺”:中断)——《三峡》

(40)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闲情记趣》

(41)傧者更道。(“道”通“导”:引导 ……此处隐藏10715个字……驾驭。如: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②趁着,利用,凭借。如:螣蛇乘雾,终为土灰(《龟虽寿》)

(2)量词。

读shèng,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为一乘,译为“辆”。如: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15.出(chū)

(1)名词。

①出产的东西。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捕蛇者说》)

②国家外部或家族外部。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动词。

①出现,显露。如: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②献出,拿出。如: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③发出。如: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④与“入”相对,出,出去。如: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

⑤流出。如:汪然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⑥从……生出。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16.传(chuán)

动词。

①传送,传递。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②传授,传给。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7.辞(cí)

(1)名词。

文辞,言辞。

如:a.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送东阳马生序》)

b.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

(2)动词。

①告别,离别,辞谢。

如: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b.停数日,辞去(《桃花源记》)

②推辞,不接受。如: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羌村三首》之三)18.次(cì)

(1)名词。

层次。如: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山市》)

(2)动词

①编次,编排。如:陈涉、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②驻扎,停留。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19.从(cóng)

(1)动词。

①跟从,跟随。如: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②依从,依顺。如: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③朝目标而去。如:溯洄从之,道阻且跻(《诗经?蒹葭》)

(2)介词。

自,由。表示起点。

如:a.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b.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20.当(dāng)

(1)动词。

①担任,执掌。如: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

②读dàng,顶替。如:募有能捕之者,当期租入(《捕蛇者说》)

(2)介词。

①对着,向着。如: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木兰诗》)

②在……时。如:当此时,诸君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3)副词。

①应该,应当。如: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②将,将要。如: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4

1、道

①本义,道路。②规律,道理。

③引申:学说、思想。(道理、主张)

④引申:引用、称述别人的话、说法、事迹。(说、谈论)

⑤比喻,人生所应遵循的社会准则。(带有根本性、原则性。)⑥从,由。

2、得

①得,获得,得到。(找到)语境义,得声,得形,得味,得道……

②“得”,行为实现的现实性。(能够)

3、定

①“定”,《说文》“安也”。与“动”反义。

安定、稳定;平定。

(定婚,重在婚约的确定;订婚,重在双方同意。协定,重在共同决定;签订,重在双方协商。定金;订金)

“定金”、“订金”,在汉语中是一对同音异义词,别看仅一字之差,但在法律上的意义却大相径庭,不少人都曾掉入“定金”与“订金”的陷阱。究竟两者的区别何在呢?

“定金”指合同当事人为保证合同履行,由一方当事人预先向对方缴纳一定数额的钱款。《合同法》第115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此外,定金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且定金的总额不得超过合同标的的20%.

“订金”严格地说不是一个规范的概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8条规定:“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所以,除非合同作明确约定外,合同履行的“订金”作为预付款的一部分,只能抵充房款。无论哪一方不履行,只要将其如数返还给付订金的一方即可。

②决定,确定。③副词,到底,究竟。④一定(后起义)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5

①薄如钱唇②薄暮冥冥(a动词:迫近b形容词:与"厚"相对)

①先帝称之曰能②不以千里称也(a动词:著称b动词:称赞)

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a.音chóng,副词:重新、再次b音zhng,形容词:重新,再次。严格地说不是一词多义。)

①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②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a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②齐之习辞者也(a动词:告别、离开b言辞、交际场合应酬的言语)

①楚王赐晏子酒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a动词:赏赐b动词:给予,上给下谓赐)

①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②小惠未遍,民弗从也③可以一战。战者请从(a动词:听从b动词:跟随)

①当世无双②当春乃发生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⑤今臣使楚,不当此门入⑥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a介词:可译作"在"、"正当"、"到"等b介词:对着,面对c副词:一定,必定d动词:应当e音dàng,动词:两者相抵,对、当)

①是非君子之道②傧者更道从大门入(a名词:作为、行为。B通"导",引导)

①卖炭得钱何所营?②卒得五千金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⑤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⑥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a.动词:得到。b.动词:适合,中意。c.动词:能够)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