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思考与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思考与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思考与总结1
新课程的推广实施,使语文的教学改革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由于种种原因,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几个老问题仍未改观。
一、语文教学目标即高考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而在我们的教学中,高考却成了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不考的就不教不学”,语文教学变成了无尽无休的高考习题训练课。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教学的一种评价和检测。因而高考对我们的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我们平时的教学关注这种导向也是必要的,毕竟我们的培养目标中有“为高等学校输送素质良好的普通高中毕业生”的要求。但不要忘了,普通高中的任务并不只有一个“升学”,还要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人才。如果我们急功近利,仅仅盯住高考,就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之路越走越窄。大家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的就是应用文,而高考却很少考。如果只是按照“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的思路去教,那么这部分内容谁来教?如果这部分语文教学内容不完成,岂不是语文教学的失职?
所以说,高考是我们的一个目标,但决不能是我们的全部目标。
高考的目标要求毕竟不能面面俱到,而我们进行的是基础教育。如果不改变这种片面的做法,那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虽然现在的语文教学改革进行得很“热闹”,但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底线,那就是决不能影响高考。这样,语文教学改革就放不开手脚,所以有人称现在的语文教学改革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二、语文考试的分数等于语文水平
新的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教学评价方面,由于难于掌控,还没有大的改变。具体表现为,仍用一张考卷的分数来评定学生的语文水平,几乎没有其他的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时是看成绩,领导评价教师时往往也是凭借教学成绩,社会评价学校时也是看成绩。这样就把语文教学引向唯考试是重,而无暇顾及其它。
这种只重分数的评价是我们一直沿用的评价方式,其优点在于它一目了然,便于比较,便于操作。但在现实教学中,这种评定方式不完善的一面正日益显露出来,尤其是在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这些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单凭语文考试的分数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语文水平。长此以往,就会给学生一个错误的概念:语文学不学都一样,努力学不一定能得高分,而不用功未必分数就能低多少。这样,学生对待语文就不重视,从而导致我们的语文教学徒劳无功。
这就需要我们在改革中摸索、探讨更为完善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好在《语文课程标准》在这方面已经提供了一些思路,但重要的是它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并能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补充、完善。
三、语文教学即文学教学
具体表现为: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文学教学,把语文课上成了单纯的文学欣赏课,忽视了高中语文课程的基础性。课堂上表面热闹非凡,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这种理解因学生的文学积累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而显得肤浅甚至可笑,课堂上的笑声往往虚假而空洞),但课后却觉得不真实,抓不住什么实质的东西。
因而语文改革进行得很热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却没有真正得到提高。以我们现在高一的学生为例,他们的作文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别说议论文写得不成样子,就是记叙文也写得四不象。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失职。
语文教学决不能仅仅局限于文学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语文课的基础性和应用性不应被弱化,而是应该与审美和探究方面协调发展,不能强化一方,偏废一方。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全国就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在这次大讨论中有人提出:几十年语文教学的失误就在于科学主义泛滥,人文主义消遁。福建师大的孙绍振认为:语文课上科学理性的解剖越深入就越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语文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这次大讨论之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全面启动时期。
在改革过程中针对以前过度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忽视其人文性的问题,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的性质有明确的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说明语文教育具有人文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
四、语文教法就是课堂热闹
现在的语文课堂很热闹。按理说这应该是一件好事,可以改变语文课枯燥难上的.现象。但这种活跃和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空洞和肤浅,形体上的热闹决不等于思维上的活跃。这是把课改的要求庸俗化。
例如新课程提出合作学习,有些地方就把桌椅的位置变化一下,让学生围一个圈,讨论几句,以为这就是合作学习;再比如自主学习,有的语文课堂就规定教师只能讲15分钟,剩下半小时让学生讨论和发表意见,学生在讨论中出现错误也不纠正;有些教师在课堂中脱离知识与技能,机械地注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曾经听过一堂公开课,课的内容已经记不起来了,能够想起的只是这堂课有歌声、有美术欣赏、有音乐欣赏、有电影片段,而对文本的深层次阅读分析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却在语文课堂严重缺失了。课堂的热闹是有了,而语文却没了,这就导致了语文课堂内容没有深度,知识性、科学性不够,语文教学收效甚微。教师只有更新观念,主动适应、参与教学改革,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帮助学生、指导学生,才能在课内外衔接阅读实践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各项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思考与总结2
传统的语文教学,给别人的印象就是老师在不断地对每一篇文章的字词句进行不厌其烦的讲解,而学生就是大量地背诵,花的时间多,但成效似乎不大。学生普遍对学习语文兴趣不大,觉得学的东西与考的东西不一样,没有能意识到学的过程其实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过程。语文是一门内涵十分丰富的人文学科。语文之所以充满魅力,就在于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以及解读语文的灵活性与不确定性。
有的学生到了高三,对其他科目的一些题目不能很好地理解的时候,才猛然发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但可惜已错过了培养的时机。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考虑和设计的。语文教学的目标不应只停留在”知识”,”技能”这个技术层面上。语文要关注学科目标,更要关注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目标,即关注课堂上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时内心的灵动,关注学习时呈现出的态度与责任,包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科学严谨的求知态度,宽容合作的人生态度等。
按新课标要求编制的新教材,它的新并不在于课文篇目上的全新,而是在单元设计上的新尝试,结合新的教学方法,能很好地使语文教学达到以上的目标。使用新教材,老师备课可以说不再轻松,但使用新教材,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语文学习可以赢得学生的
欢迎。
曾经听一位使用了新教材的老师这样说:”新教材新在哪里,不就是把原来一本书的东西分开两本书印,还不是和以前一样教。”我认为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我们要很好地使用新教材,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目标,作为老师应先更新教学思想,而最根本的,应从教学方法上作出改变。
第一,新认识领悟新教学目标
现在的语文新课程理念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首先,教学目标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多个方面”。
其次,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还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再次,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能再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要,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生动情境来满足学生发展语文素养的需要,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